|
宋代两颗交相辉映的巨星 ——苏颂与苏轼交谊考述作者:作者:管成学、王兴文
苏颂与苏轼是宋代最有影响的两位伟人。一个是中外推崇的科学泰斗,一个是光照文坛的文学巨星。 李时珍称赞苏颂的《本草图经》:“考证详明,颇有发挥。”①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颂扬苏颂说:“作为大诗人苏东坡诗友的苏颂,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药物学家。他在1061年撰写了《本草图经》,这是附有木刻标本说明图的药物史上的杰作之一。在欧洲,把野外可能采集到的动植物加以如此精确地木刻并印刷出来,这是直到十五世纪才出现的大事。”② 前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着名科学家卢嘉锡编写对联,表彰苏颂的科学业绩:“探根源,究终始,治学求实求精;编本草,合象仪,公诚首创;远权宠,荐贤能,从政持平持稳;集人才,讲科技,功颂千秋。”③ 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科学技术馆、在台中的自然博物、在英国的南肯辛顿科学博物馆、在日本的精工舍钟表的发祥地——长野县诹访湖科学馆等地,都陈列着苏颂研制的水运仪象台的复制品。全世界都在使用苏颂的科学发明激励人们献身科学,造福人类。 两位伟人已经离开我们900多年了,但他们的声音依然在我们的身边回响。在中学生的课堂上,在高校的校园里,在青年人的诗歌朗诵会上,你随时可以听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这两位同时代的伟人,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他们有过什么交往与切磋呢?他们的情谊与遭遇,对新时代的莘莘学子有些什么启迪与教益呢? 1.心照不宣的叔侄 宋代元丰二年(1079),苏颂与苏轼因受政敌李定及其同伙的诬陷,先后被捕入狱。两人的狱室仅一墙之隔。苏颂常常听到狱吏对苏轼的刑讯拷打之声,写诗留为纪念: “源流同是子卿孙,公自才多我寡闻……”④ 子卿是汉代苏武的字,苏颂说他俩都是苏武的子孙。 在我们收集到的37部《苏氏族谱》中,苏颂是芦山派子孙。因其福建省同安县的祖祠称芦山堂,故称芦山派。苏轼是眉山派子孙,因其眉山派始祖苏味道由唐凤阁侍郎同平章事贬为眉州刺史,始有眉山苏氏,故称眉山派。 芦山派始祖、唐代赠隰州刺史苏益在其族谱序言《吾祖渊源》中说:“我苏氏自高阳肇端,昆吾得姓。昆吾樊有兄弟六人,樊居昆吾,而封于苏,因地命氏。当夏之时,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周司寇……封于温,世世仕周,家于其时,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六国之际,苏纵、苏秦及代、厉皆其苗裔也。”“汉兴,高祖徙天下豪杰以实关中,苏氏亦由河南、河内而迁秦,遂家于长安、杜陵间。至汉武帝时,建公官校尉从卫青大将军……立大功,封平陵侯,居长安而葬武功,其后遂家其所封,是为武功人。”⑤ 平陵侯苏建正是出使匈奴19年、杖节不屈的苏武(字子卿)的父亲,这就是苏颂写诗给苏轼说“源流同是子卿孙”的依据。 苏轼的父亲苏洵,在《苏氏族谱后录》上篇写道:“苏氏之先出于高阳……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司寇……司寇苏公与檀伯达皆封于河,世世仕周,因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六国之际,秦及代、厉,其苗裔也。至汉兴,而苏氏始徙入秦……其后曰建,家于长安杜陵,武帝时,为将以击匈奴,有功封平陵侯,其后世遂家于其封。建生三子:长曰嘉,次曰武,次曰贤。嘉为奉车都尉,其六世孙纯,为南阳太守,生子曰章,当顺帝时为冀州刺史,又迁为并州,有功于其民,其子孙遂家于赵州。其后至唐武后之世,有味道云。味道圣历初为凤阁侍郎,以贬为眉州刺史,迁为益州长史,未行而卒。有子一人不能归,遂家焉。自是眉始有苏氏。故眉山之苏皆宗益州长史苏味道。”⑥ 苏颂的三世孙苏玭,在续修的《苏氏世谱原序》中,接着先祖苏益的序言说:“建事武帝,从大将军青击匈奴,以功封平陵侯,侯生三子:嘉为奉车都尉,贤为骑都尉、中子武以中郎将使匈奴……仕东汉者,代郡太守竟,南阳太守、中陵侯纯,冀州刺史章……唐室之初……良嗣、味道、瓌俱相中宗,瓌封许国公……自昆吾至司寇凡千余年,司寇至平陵凡八百余年,平陵至许国亦八百年,许国而下,世次可考。始隰州刺史益,随王潮入闽,始居闽中。”⑦ 从上可知,汉代苏建、苏武之子孙,传至唐代有苏良嗣、苏味道、苏瓌任宰相。苏味道被贬四川,留下了苏洵、苏轼等眉山派子孙;苏瓌之子孙苏益迁入福建,留下了苏绅、苏颂等芦山派子孙。 苏颂与苏轼的交往始于嘉佑五年(1060)。嘉佑元年(1056),苏洵携苏轼、苏辙赴京师应试。嘉佑二年,苏轼、苏辙同中进士,使苏洵父子名动京师。苏洵的文章,一直被欧阳修、韩琦等人所赏识,早在公卿士大夫间传播。苏轼、苏辙同时高中,文章又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推崇,迎考的试子对三苏“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⑧ 嘉佑五年二月,苏轼、苏辙为母亲守孝期满,与父亲苏洵一起到达京师,在西冈租房居住,等待皇帝的任命。这时苏颂改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正在整理各类古籍。他刚刚也在西冈买了房子。他在“追省生平,感事述怀”诗的注文中说:“予初置京师西冈宅,甚隘陋,罢相日,二府诸公见过,以为不称相第。”⑨由于两人的住处都在京师西冈,他们就见面认同宗,叙家谱,开始了联宗之谊。 苏颂长孙苏象先在其所着《魏公谭训》中明确地说:“自明允(苏洵字)讲宗盟之好,东坡称祖父为宗叔。”⑩可见是苏洵主动找苏颂认了本家,开始了苏颂、苏轼情深意切、历尽风雨的交往。他们在京师西冈比邻而居约8个月。深秋时,苏颂被任命为颍州知州,离京赴任。嘉佑五年十一月,苏轼被任为凤翔签判,也离开京师。 苏颂与苏轼在重大的政治问题上,敢于斗争,不怕撤职杀头,如后文所述的被写入《宋史》的“熙宁三舍人议案”和“乌台诗案”。在日常生活中,他俩也能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说一些不可告人的悄悄话。 载入《东坡志林》的现抄三件事如下: 元佑三年(1088)五月三日,苏颂告东坡:“孔道辅为张士逊所卖。”元佑三年龙兴节,颂告轼:“李沆尝言梅询非君子。”元佑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颂告轼:“盛度不喜钱惟演。”可见两人的关系是何等亲密无间。 2.同一个恩师的进士 苏颂(1020——1101),字子容,福建同安(今厦门市)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苏轼(1036——1101),字子瞻,四川眉州(今眉山县)人。嘉佑二年(1057)进士。 苏颂比苏轼大16岁,苏轼比苏颂中进士晚了15年。但凑巧的是他俩是同一个考官,同一个恩师,都是欧阳修任主考官,都是欧阳修批阅的试卷。 宋代邹浩为苏颂写的《苏魏公行状》中说:“再举为别轼第一,考官欧阳公修、张公方平谓人曰:‘吾所试题,非通天下之奥,穷制作之原,不在首选。’遂中庆历二年乙科。”此次苏颂的父亲苏绅与欧阳修同为主考官,为避亲嫌,苏颂只能参加乙科别试。考题是有关“通天下之奥,穷制作之原”的科技论文,这正是苏颂的专长,他在16岁时就作过《夏正建寅赋》,纵论夏代的天文历法。他父亲称赞说:“夏正建寅无遗事矣,汝异时当以博学知名也。”⑪苏颂还作过《斗为天之喉舌赋》,纵论天文历法。他还有一篇《历者天地之大纪赋》流传至今⑫,是一篇难得的古代天文历法文献。可见他成为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决非偶然。 苏颂的另一试卷是策问《周礼》名数。苏颂的长孙苏象先在《魏公谭训》卷3中记载:“祖父别试南庙,欧公为考官。策问《周礼》名数。祖父居第一。” 欧阳修对苏颂试卷的批语是“才可适时,识能虑远。珪璋粹美,是为邦国之珍;文学纯深,当备朝廷之用。”⑬可谓爱才殷切,寄以厚望。 苏颂在《元佑癸酉秋九月蒙恩补郡维扬》诗的注文中说:“予举进士日,欧阳公主文衡,误见赏拔。后留守宋都,予在幕府。自尔相知尤厚,始终不替。”⑭欧阳修不仅赏识苏颂的文章,又是苏颂出仕后的长官。欧阳修任南京留守,苏颂任推官,欧委以重任,并夸奖说:“子容处事精审,一经阅览,则修不复省矣。”⑮ 欧阳修病逝,苏颂写诗哀悼: 早向春闱遇品题,继从留幕被恩知。 …… 谁将姓字题延道,共立门生故吏碑。 前两句说的是考官和属吏,后两句说的是愿写入恩师的墓志,为恩师立门生故吏碑。 嘉佑二年(1057)正月,翰林学士欧阳修主持礼部大考,考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负责具体考务工作的是国子监直讲梅尧臣,他发现了苏轼精心构思,才气横溢的文章“有孟轲之风”,便送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又惊又喜,赞口不绝,欲以此文为考试之冠。但是,他误以此卷为门生曾巩所写,因文章气势与往日所见略同,为避嫌,让居第二。后苏轼又在第二张试卷“春秋对义”中,被录为第一。 欧阳修对苏轼的试卷评价也很高:“学问通博,资识明敏,文采烂然,论议蜂出。其行业修饬,名声甚远,臣今保举,堪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⑯ 欧阳修赏识苏轼的文章,决非偶然。苏轼父亲苏洵的文章,近承欧阳修、韩愈,远追贾谊、孟子。文风古朴,文势雄健,内容真实,自成气象。一改雕琢文句、卖弄辞藻的所谓太学体文风。苏轼在父亲言传身教之下,继承唐代古文运动之遗风,掌握了一手纯熟的古文笔法。欧阳修正想借助京师的大考,扭转险怪奇涩、华而不实的太学体文风,提倡唐代以来的古文运动。在文风改革的大方向上,他们“心有灵犀一点通”。欧阳修痛下决心,大刀阔斧,将一批素有文坛盛誉的“太学体”考生黜抑,将默默无闻的来自山川闭塞之乡的苏轼、苏辙列为优等。金榜一出,舆论大哗。一些放肆的考生竟聚守在早朝的路上,对欧阳修漫骂诋毁,连巡街的士兵也无法制止。更有甚者,写了死人的祭文,投入欧阳修的家中。漫骂威胁,丝毫不能减弱欧阳修爱才荐才之心。 当苏轼奔母丧离京入川后,欧阳修给梅尧臣写信说:“读苏轼的文章,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理该荐贤,让他高出我一头。”又给张方平写信感谢他推荐苏轼:将来好文章,定当属于苏轼。他拿着苏轼的文章对自己的儿子欧阳棐说:“你记住我的话,再过30年,文人就不会提到我了。” 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泰斗,文章道德,誉满天下,议论风发,风度秀伟。文人学士莫不推崇备至。他却对远在西蜀,素无声名的苏氏父子大加称赞,礼遇有加,表达了他的激赏之情,使默默无闻草芥之微的苏氏父子名震京师,文传天下。读书求学之人,都以其人为楷模,以其文为师法,宋代的文风时尚也随之一变。 苏颂、苏轼都多次以文章和书信表达:他俩一生最敬重的人除了父母,莫过于恩师欧阳修。他俩一生无论显达还是穷蹙,都对欧阳修敬之如严师,爱之如慈父。他们师生之间,相知相许的真挚情谊,荐才爱才、尊师重道的史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迪。 3.同一个牢狱的囚徒 元丰二年(1079)八、九两月,苏轼与苏颂先后被逮捕入狱。苏轼被关押在知杂南院,苏颂被囚禁在三院东阁。二人的狱室,仅一墙之隔。御史台的官吏李定、何正臣、舒亶等审问拷打苏轼的声音,苏颂听得清清楚楚。他写了许多诗传给子侄们和苏轼。其中一首说: 却怜比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诗下的注文说:“时苏子瞻自湖守追赴台劾,尝为歌诗,有非所宜言,颇闻镌诘之语。”⑰ 苏颂与苏轼的入狱,与同一个政敌有关。这个政敌就是任御史中丞的李定。苏颂和李定成为政敌,还是从“熙宁三舍人事件”说起。这是一次关于选才任官的斗争,这事件震动朝野,风闻天下,写入《宋史》,流芳千古。 熙宁二年(1069)二月,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第二年四月颁布青苗法,实施中遭到非议,举朝共争之。王安石的学生李定初任泾县主簿,又迁秀州判官,孙觉荐之,奉召来京。初谒谏官李常,常问:“君从南方来,民谓青苗法何如?”定曰:“民便之,无不喜者。”常曰:“举朝方共争是事,君勿为此言。”“定即往王安石,且曰:‘定但知据实以言,不知京师乃不许。’”⑱安石大喜,立荐之神宗,神宗问青苗事,其对如昔言。神宗信之,遂命李定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当时的中书舍人苏颂、宋敏求、李大临封还皇帝的制书,反对这项违背法制的任命,这就是震惊朝野的“熙宁三舍人事件”。 苏颂坚持任官要遵守法制,经由吏部考核,不能按皇帝一时高兴,随意擢拔。他恪尽职守的坚定性受到满朝文武的称赞,虽被撤职,却使李定也没能任职御史台。苏轼对这位宗叔,更是推崇备至,终生敬仰。苏颂被撤职之后,苏轼写了《送李陶通直赴清溪》诗:“忠文文公二大老,苏李广平三舍人。喜见通家三弟子,自言得邑少风尘。”表达了他对苏颂忠直守职的敬佩之情。他在写给苏颂的悼词中说:“在熙宁,陪公文德殿下,已为三舍人之冠……”写这个悼词时,距苏轼辞世,只有两个月,可见苏颂在“三舍人事件”中的高风亮节对苏轼影响之大。 正是这个投机钻营的李定后来又任了御史中丞。他诬告苏轼,一手制造了株连司马光、张方平等人的乌台诗案。乌台就是御史台,是朝廷的监察机构,权力甚大。元丰二年(1076),任御史中丞的李定和任监察御史里行的舒亶,挖空心思,查遍苏轼所有奏章、诗文,找到一些对新法不满的词句,弹劾苏轼“侮慢朝政,有不臣之心”。神宗轻信了他们的奏章,下诏逮问苏轼。七月苏轼在湖州被捕,八月押至京师,囚于知杂南院的监狱。 苏颂任开封府尹时,因孙纯(《宋史本传》误为李纯)案件被舒亶所劾,贬知濠州。到濠州后,又因任开封府尹时,国子博士陈世儒夫妇的案件,被诬告宽纵,而逮捕来京,也囚于御史台监狱。 苏颂认为他与苏轼都是被诬陷,蒙受了不白之冤。他的狱中诗,有一个小序说:“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而子瞻先已被系。予昼居三院东阁,而子瞻在知杂南院,才隔一垣,不得通音息。因作诗四篇,以为异日相遇一噱之资耳。”⑳现录两首如下: 源流同是子卿孙,公自多才我寡闻。 谬见推称丈人行,应缘旧熟秘书君。 文章高绝诚难敌,声气相求久益勤。 莫为歌诗能数眯,圣朝终要颂华勋。
近年出处略相同,十载邅回我与公。 杭婺邻封迁谪后,湖濠继踵絷维中。 诗人嗫嗫常多难,儒者凄凄久讳穷。 他日得归江海去,相期来访蒜山东。 第一首说虽然都是苏武之子孙,您才华横溢,我却孤陋寡闻。您错误推尊我有长者之行,应起缘于我过去认识你的父亲秘书君。您诗文高妙绝伦,世无匹敌,我们声气相求,应该弥久益勤。不要为诗歌讽谏所迷惑,圣明的朝廷总会要颂扬其伟大的功勋。 第二首说最近十年是两人政治上的邅回时期,被贬之后,分任杭州通判和婺州(今浙江金华)知州,任职湖州、濠州又接踵被捕入狱。做为诗人的苏轼因吟咏而常遭灾难,做为儒者的苏颂因命运凄楚也长期处于穷窘逆境。如果将来可以脱离官场,期望您到蒜山(在镇江,苏颂为父守坟之地)来相聚。 两首诗说明了他俩源流相同,志气相同,遭遇相同。处于危难之中,苏颂对两人蒙冤深信不疑,并能仗义执言,咏诗以记。更说明苏颂的临危不惧、光明磊落的品格和对苏轼的笃信不疑、一往情深。 4. 生死与共的情谊 苏颂与苏轼生活的时代是风起云涌、惊涛迭起的时代,政府官员大起大落,宠辱无常。但是,他俩相知相许,相濡以沫,推心置腹,终生不逾。 嘉佑五年(1060),苏洵找苏颂认了同宗。平治三年(1066),苏洵病逝于京师。苏颂当时任三司度支判官,亲自赴丧。应苏轼之邀,作《苏明允宗丈挽辞》二首: 观国五千里,成书一百篇。 人方期远到,天不与遐年。 事业逢知己,文章有象贤。 未终三圣传,遗恨掩重泉。 “成书一百篇”指苏洵所撰《太常因革礼》100卷,“未终三圣传”是指苏洵正在研究伏羲、文王、孔子所传《易传》,想作三圣之易传。 尝论平陵系,吾宗代有人。 源流知所自,道义更相亲。 痛惜才高世,赍咨涕满巾。 又知余庆远,二子志经纶。 虽然苏洵《三圣传》没有完成,但苏颂对苏洵的家学发扬光大却充满信心:“又知余庆远,二子志经纶”。㉑ 元丰二年(1079),他俩共同经历了牢狱之灾。出狱后,苏颂经历了短暂的罢郡归班,又知沧州,回吏部,政治出现了新的转机。苏轼被贬谪黄州,过了四年多被监管的生活,他就是此时在黄州东山坡上结庐种地自号东坡居士,而有了东坡的雅号。 元丰七年(1084),苏轼结束了黄州的贬谪生活,获量移汝州之命,政治上有了新的希望。他立即给苏颂写信,报告他将离黄赴汝。苏颂已任礼部侍郎,身体有病,苏轼向其推荐名医庞安时。六月,苏颂母陈夫人病故,苏颂在维扬服丧。九月,苏轼由仪真赴维扬,吊陈夫人丧,撰《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㉒,称赞陈从易(苏颂外公)、苏颂冰清玉洁的品格和陈夫人有松竹之美的志节: 苏陈甥舅真冰玉,正始风流起颓俗。 夫人高节称其家,凛凛寒松映修竹。 …… 元佑元年(1086),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掌政。苏颂、苏轼都进入了政治的上升时期。苏颂升任吏部尚书,主持了誉满全球的水运仪象台研制工作。苏轼回京任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知制诰兼侍读。元佑七年,苏颂升左丞,元佑八年苏颂升宰相。元佑时期,两人有机会在中央政府任职,交往甚密。苏颂任职的诏书,有些就出自苏轼之手,如《苏颂刑部尚书诏》、《赐苏颂上表陈乞致仕不允诏》、《赐光禄大夫守吏部尚书兼侍读苏颂上表乞致仕不许诏》等。苏辙也写过《苏颂免尚书左丞不许诏》等。苏轼称赞苏颂“温文而毅,直亮不回”,“历事四朝,允有一德”,“白首忠信之节,议论如故,志意不衰”。 苏颂用诗回答苏轼,写有《次韵苏子瞻题李公麟画马图》、《次韵子瞻锁院赐酒烛》等。后一首诗曰: 起草才多封卷速,把麻人众引声长。 百官班里听恩旨,争诵雄文出未央。 这是对才华横溢的苏轼的最恰当的颂扬。 元佑八年(1093)九月,高太后卒,哲宗亲政,启用章惇为相,以“绍述熙丰”为名,贬斥元佑老臣,追夺司马光、吕公着赠谥,毁所立碑。苏轼先贬惠州,后谪儋州(海南岛)。当时苏颂已78岁高龄,以中太一宫使居润州(今镇江),为父母守坟。章的党羽、御史周秩还是写了弹劾苏颂的奏书。哲宗在奏书上批示:“颂知君臣之义,无轻议此老。”才幸免于难。 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崩,徽宗继大统。由于大赦,苏轼有从海南岛北返的生机。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月二十日,82岁高龄的苏颂病逝于润州。当时苏轼正在从海南岛北返的途中,五月到达南京,得知苏颂病逝。六月十二日从仪真渡长江到润州。由于一路劳苦,病不能起,十三日派幼子苏过吊苏颂之丧,又出钱请和尚诵经,为苏颂荐福。他亲写祭文《荐苏子容功德疏》: 伏以自昔先君以来,尝讲宗盟之好。俯仰之间,四十余年。在熙宁初,陪公文德殿下,已为三舍人之冠;及元佑际,缀公迩英阁前,又为五学士之首。虽凌厉高躅,不敢言同,而出处大概,无甚相愧。散缘薄物,以荐一哀,伏惟三宝证明。云云。 这是文学大师向他的宗叔永别的悼词,从先君苏洵领轼、辙兄弟认宗盟之宗,已有四十余年。“三舍人之冠”肯定了苏颂政治上的高风亮节:“五学士之首”赞扬了这位大儒的学术之功。“虽凌厉高躅,不敢言同”,是说苏颂以凌厉的作风领导了水运仪的研制,仕途也高登宰相之位。这是苏轼不能同日而语的。“而出处大概,无甚相愧”,是说两人出仕处世,品格相同,无愧于世人。 当苏颂的子孙回谢苏轼时,他病情已十分严重。 一个多月之后,苏轼也医治无效,病死于常州。 宋代的两颗巨星,在两个月内,相继陨落!
注释 ①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人民出版社1982年校点本。 ②管成学:《苏颂与〈本草图经〉研究》扉页,李约瑟题词,长春出版社,1991年。 ③同②,卢嘉锡题联,同书首页。 ④苏颂:《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校点本,第130页。 ⑤⑥⑦颜中其:《新编苏氏大族谱》,东北师大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39页、24页。 ⑧《欧阳修文集·故霸州文县主簿苏君墓志铭》,中国书店1986年影印本。 ⑨《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校点本,第51页。 ⑩《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中华书局1988年校点本。 ⑪《苏魏公文集》附《赠司空苏公墓志铭》,中华书局1988年校点本。 ⑫《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校点本,第1092页。 ⑬《欧阳修文集·举荐苏子容应制科状》,中国书店1986年影印本。 ⑭《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校点本,第49页。 ⑮《宋史·苏颂传》,中华书局1977年校点本,第10859页。 ⑯《欧阳修文集·举苏轼应制科状》,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⑰《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校点本,第128页。 ⑱《宋史·李定传》,中华书局1977年校点本,第10602页。 ⑲《苏轼文集·荐苏子容功德疏》,中国书店1986年影印本。 ⑳《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校点本,第129页。 21《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校点本,第191页。 22《苏轼文集·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中国书店1986年影印本。 (原载于《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转载于加拿大《文化中国》2006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