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叠石乡里洋苏氏古民居——一座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精美四合院拱顶小门 里洋古民居,座落于闽浙边界叠石乡里湾村,是当地苏氏家庭私家合院式住宅。民居始建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距今约150年。古民居肇基苏氏,源于苏氏闽南支脉,苏益公第二十世孙(苏国銈公)四子苏家章与其子苏开行。苏氏古民居系历经其父子两代人营建,父苏家章建正厅,子苏开行续建前庭及两厢。 苏氏古民居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为4亩,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就单体建筑而言,为我市桐山溪西桥外至叠石乡最为有名的古民居建筑院落之一。在当时的交通和技术条件下,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相当不易。尤其是请来浙江东阳木工师傅为古民居做精细的木雕,光木雕一项就耗时长达500多天。苏家又从浙江省泰顺运来青条石砌台阶、装饰天井的边沿,耗时多日、耗资巨大。相传古民居完工后,测算当时耗资折成谷米500担。由此可见当年苏家的富足程度,说他富甲一方不为过。据说当年苏家鼎盛时,租发千余担,买田地、收地租,当年田地主要集中在现在的泰顺和福鼎叠石、管阳三地。 里洋苏氏古民居呈四合院包围格局,外墙中开大门,左右各开一小门,左边门为拱顶。民居两边的山形,如左右手环抱,门前紧挨一方塘,另有良田数亩,屋后有山,堪舆学中谓为“后有靠,前有照,左青龙,右白虎”。古民居依山傍水而建,饰有凤凰图案的大门匾额上书“三杰遗耀”字样(由于最后一字字迹现已模糊,另有言为“辉”字者,笔者倾向为“耀”字,具体有待考证)。大门右下方墙基处开有一小洞,这是作为夜间大门紧闭之后,猫狗的出入口,可见当时房屋设计考虑之周全。大门上方,别出心裁地设计有一对辟邪招财之意的三脚蟾蜍的排水口。雨天,由屋檐上层收集的雨水经陶瓷制作的凹形沟渠汇入蟾蜍身后的汇水口,然后从三脚蟾蜍的口中“吐”出,在空中形成一股水流再降落至地面由石板砌成的“散水”上,形成了由雨水排水设施构成的一道造型十分独特的风景。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屋面排水的问题,也运用“蟾蜍吐水”这一民间神话的寓意达到向天祈福的美好愿望。 苏氏古民居主厅及两侧厢房为木构,厢房外,民居宅院四周以青砖砌墙包围,俗称火墙,平时既起防火作用又兼防盗功用,故此宅也叫火墙里。整个民居外部建筑注重防火防盗,内部建筑则注重通风防潮。民居室内地板采用架空设计。其做法是在夯土地面上设立柱础,立木柱,然后架设地袱、搭小梁,最后在其上铺装实木地板。这种设计,室内冬暖夏凉,犹如天然空调一般。 古民居宅院整体建筑两进,以大门、天井、正厅为中轴线,宅院的地基后院高于前庭,整座古宅不上彩,朴实无华,用木雕作品装饰整座宅院,雕刻工艺精湛,追求“好意头”的工匠,雕刻的每个图案都意有所指,或源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或有着某种美好的寓意——如:松鼠爬到葡萄蔓上,呈偷葡萄状,借鼠的生殖能力强,葡萄多籽(谐音子),象征子孙众多,寓意万代绵长;万字和蝙蝠组成图案叫“福寿万代”;月梁上雕锦鸡:即寓意锦绣前程之意……另有凤凰、麒麟等各种瑞兽,其雕刻也相当精巧,各种瑞兽的眼睛是用琉璃镶嵌,只可惜八仙人物等精美雕刻部分被人盗窃。另有多处雕刻被人为铲掉一部分,族人介绍系在“文革”中遭人为破坏。 宅院内柱础有两种形状:一为鼓形、一为方形。材质为青石或麻石。有别于普通民居的是,苏家柱础石用材较好且有一定程度细加工,增加了线条的装饰。 宅中另有石臼、石锁、练武石(重达300斤)。苏氏族谱有载:当年宅院主人苏国銈公的三子苏家美孙苏呈钦于清代光绪丙申科王宗师取入福鼎学右庠生(武秀才),时年二十七岁。 古宅大厅除具接待贵宾、操办喜事之功用外,还是焚香拜佛的地方,大厅两边边门上方便是两个神龛,左供菩萨、土地,右奉祖先神祗。神龛高高在上,后部密封。厅堂上曾有楹联、牌匾,可惜未能很好保护,现已荡然无存。民居主厅略为简约,基本不饰雕花,但前庭及两厢较为奢华,另从主厅和厢房房顶瓦片压砖厚薄,也可以推断里湾苏家到了儿子苏开行时,比起其父苏家章时期,家中财力更为殷实。 岁月沧桑,古宅历经一个半世纪的风风雨雨,命运多舛。它曾数遭天灾人祸破坏,前有“文革”,后又有“桑美”重创,再有近期盗贼光顾,受损严重,有些地方梁塌墙倒。近些年来,原住深山里以农耕为主的苏氏后裔,纷纷出走大山,古宅荒废。百年古建筑想重现昔日光彩,福鼎苏氏这座最大的古民居何去何从?问题像老房被铲掉的雕花一样突兀。 (感谢苏秉和、苏振成等苏氏族裔为本文写作提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