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苏颂科技教育基金会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苏氏族谱》颁发 西山岛传下苏东坡一脉

 
文章附图

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那里跟苏州相距数千公里,在交通不方便的古代,他的子孙怎么会迁居苏州西山岛?听到这样的消息,许多人怀疑:金庭苏姓居民会不会是硬拉名人做祖先?此次重修族谱的发起人之一苏月松也说,他孙女在学校提起自己是苏东坡的后代,结果同学们都说她吹牛。

  但事实终究是事实。苏月松说,他们祖祖辈辈口碑相传,他们就是苏东坡的子孙;族谱更是最好的证明。根据族谱记载,苏东坡一生到过许多地方,其中常州去过10多次,晚年还住在当时属常州地区的宜兴,并在那里购买过田产,直到辞世,他的小儿子苏过就此定居常州。到苏氏第八世(以苏东坡为第一世)出了个苏止华,当时大约是南宋末年,因为时局动荡,喜爱太湖秀美山水的苏止华就迁居西山岛上的慈里村,被称为“洞庭派”,按现在的地名则可以叫“金庭派”。后来苏氏子孙又从慈里村分迁到北面约1公里处的疃里等处。目前,健在的金庭苏氏子孙约有四五百人,金庭镇也因此成为苏州地区苏东坡后裔的最大聚居地。这些子孙中,辈分最大的是第27世,就住在疃里村;最小的是35世,今年才9岁,住在木渎镇藏书钟家桥。

  苏月松说,《苏氏族谱》已经多次重修,上一次是在1948年,是常州的苏氏子孙发起重修的。他们此次编纂的族谱,是《苏氏族谱》的第九次重修,编纂的时候参考了常州的老谱,所以来源是可靠的;再增补了后来出生的子孙姓名、婚丧信息。不过,他们的这套族谱,重点记录的是迁居金庭的苏氏子孙,是洞庭派有史以来第一次单独修谱。

  “我们现在不修族谱,再过几十年也许就很难再修了,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把苏家的文化延续下去!”苏月松透露,修谱活动是2010年2月正式开始的,为了搜集线索,他们先后放车子跑了30趟,足迹遍布东山、苏州城区、常州、湖州等地,其间甘苦备尝,终于完成了编纂、出版。

  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子孙迁居金庭后,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只偶尔出过少数读书人。其中十七世有个叫苏诏的,能诗善文,孩提时代就出口成章。父亲带他去亲戚家喝喜酒。亲戚出了一个上联:梨白桃红柳绿菜黄真可爱。现场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苏诏却对了这样一个对子:水明山秀风清云淡实堪有。据说,当时苏诏还不过七八岁的样子,可惜族谱里对他没有太多记载,否则也许还能挖出更多的故事。

  在回答苏东坡子孙为何大多默默无闻时,三十一世子孙苏建东说,当年苏东坡境遇坎坷,看破红尘,所以曾立下遗嘱,关照子孙只可读书、种地,不要做官。子孙们遵照他的遗嘱择业,所以很少达官贵人。

  苏东坡大名叫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们习惯上把他称为苏东坡。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以文学着称,被人合称为“三苏”;他又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等人被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