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苏颂科技教育基金会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开封苏氏科举家族

 

世居开封城东北大杜寨、后迁居城内三皇庙街的苏毓公式一家,原本无科举人才,更无人做官。在以科举取士的清代,他家为了改换门庭,数代人曾试图通过读书以求官阶,但都未达到目的。到了咸丰、光绪年间,即苏毓公式、苏毓珍、苏毓俊三兄弟的成长时期,他们仍继续走读书求官之路。值得庆幸的是,当他们一块参加光绪丙子科河南乡试时,获得了引人羡慕的优秀成绩。当时,不仅苏毓公式和堂弟苏毓珍双双考中举人,而且苏毓公式的堂弟、苏毓珍的胞弟苏毓俊也被副榜录取,成为副贡。这样,形成了不多见的三兄弟同榜的状况。于是,他家立即拥有了两名举人和一名副贡,门庭骤变。按照研究科举制度的专家们的意见,在一个家族中,有三人或三人以上获得贡生、举人、进士者,可称为科举家族。因此,我们可以有理论根据地把光绪二年(1876年)之后的苏毓公式一家称为开封苏氏科举家族。

开封苏氏科举家族的上代:

有人读书,无人做官

光绪二年(1876年)产生的开封苏氏科举家族,其上代无功名,也无实际官爵。所以,官方史书对他们无记载。根据苏毓公式、苏毓珍、苏毓俊三人的朱卷,可以了解他们的上代虽曾经有数人入学读书,但无人能够做官。在开封苏氏家族的近亲中,有人做官,也都是小官小吏,并无达官显贵。

苏天福是开封苏氏三兄弟的太高祖。他虽是太学生,却未当官。在明、清时期,太学是国子监的俗称。太学生,是指在国子监读书的生员。进入国子监学习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太学生的出路是都当官吗?太学生的来源多数是从省、府、州、县学的生员中选拔出来的,也有通过捐纳而成太学生的。太学生在国子监的学习结束之后,经见习可得补官。苏天福是经过什么渠道成为太学生的?估计是通过捐纳而成。如果他曾在省、府、州、县学当过生员,他的后代会在朱卷中写出来的。苏天福有太学生的称号,但无官职。这说明,他虽然曾在国子监读书,但是,他可能未完成学业,或者是完成了学业,而在完成学业之后的“见习”中,达不到标准,因而不能补官。

苏天福之子苏明是开封苏氏三兄弟的高祖。他未曾进学,是个无学历之人。据其后代朱卷记载,他是“恩荣乡耆”。恩荣乡耆,是指受皇恩的乡绅名士。这类人是已经被举荐并逐级上报朝廷主管部门备案的年老德高望重之士。在那时,有“恩荣乡耆”的称号,如同有官职或有功名一样具有社会地位。苏明是位居住在开封城郊的并无学历的人,他能成“恩荣乡耆”,只能说明他的家境殷实、人长寿,并在地方有一定影响。由此可知,开封苏氏三兄弟的上代虽非官宦,却是在地方上有较大影响的乡村士绅。尽管苏天福、苏明两代都未能当官,但是,他们追求当官的愿望是强烈的,更主要的是,他家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有条件、有能力培养后代继续走读书求官之路。

开封苏氏三兄弟的曾祖父名苏克勤。苏克勤是苏明之子,字获益,太学生。他重走其祖父苏天福走过的路,也进入了国子监读书。据苏毓公式、苏毓珍、苏毓俊三人的朱卷记载,苏克勤“例赠文林郎”。“文林郎”是个官衔,因儿孙有功名而得,并非实际官职。苏明虽未实际当过官,但求官的愿望强烈,他继续培养儿子读书。

开封苏氏三兄弟的祖父名苏应霖。苏应霖是苏克勤之子,他是“郡庠生”,即在本地读书的生员。这说明,他虽未去北京的国子监读书,而是在本地入学,表明他依然走读书求官之路。遗憾的是,他走此路的结局和上代一样,仍然是读书未能当官。但是,他并未放弃求官的追求。

苏应霖有五子,依次是:苏逢春、苏逢辰、苏逢源、苏逢时、苏逢庚。其中,苏逢时是苏毓公式之父,苏逢辰是苏毓珍和苏毓俊之父。苏逢时,字东甲,无学历,而是“恩荣乡耆”。苏逢辰,字镜波,邑庠生,参加过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乡试,虽然考官推荐了他的考卷,但未能中举,自然也当不了官。

从开封苏氏三兄弟上代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他们的上五代,一代接一代地走着读书求官之路,都以不果而终。五代人虽不断努力,却从无一人能够做官,使苏家的门庭无法改变。直至苏毓公式、苏毓珍、苏毓俊三兄弟同榜考中,他家同时拥有两名举人、一名副贡,才立即改换了门庭,使他家成为科举家族。

此外,依据开封苏氏三兄弟的朱卷,我们还可以知道他家近亲的简况。他们的太高祖母、高祖母、曾祖母和祖母的娘家都是无学历、无官阶的普通人家。到了他们父辈成家时,可能凭借苏氏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才娶到了有学历或做小官之家的女儿。苏毓公式之父苏逢时娶了李氏,她是太学生李勇之女,豫河营经制外委李士英的胞侄女。李氏虽非官员之女,却是管河道的一位小官的亲侄女,可以勉强算是官员家的女儿。苏毓珍、苏毓俊之父苏逢辰先后娶了王氏、路氏两位小官之家的女儿。王氏之父王景嵩,乃“恩荣乡耆”,无官位,而王氏之弟王仲槐则是开封府的吏员,她也算是官吏家之女。路氏之父路永长,虽是太学生,也无官阶,但路永长的兄弟路青云却是候选同知。路青云有一定政绩,《祥符县志》和《开封市志》(第七册)都有他的传。所以,路氏也是小官之家的女儿。在晚清时期,有小官之家的女儿嫁入苏家,自然会把娘家教育子孙的方法带过来,有利于苏家子孙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开封苏氏三兄弟的

优秀科举成绩

《祥符县志》记载了开封苏氏三兄弟优秀的科举成绩。该志卷四记,在光绪二年(1876年),举行光绪丙子科河南乡试时,开封共有14人榜上有名。其中,13人考中举人,1人被副榜录取,成副贡。在13名举人中,就有两人出自开封苏氏科举家族,他们是苏毓公式及其堂弟苏毓珍。当年开封仅有一人被副榜录取,他就是开封苏氏科举家族的苏毓俊。这就是说,苏毓公式、苏毓珍、苏毓俊三兄弟是同榜。在科举时代,一家兄弟三人同榜并不多见,因而说他们取得了优秀科举成绩是符合实际的。

苏毓公式,字惠泉,号子澳,生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他考中举人时是29岁。苏毓公式才华出众,据《祥符县志》记载,光绪二年(1876年)开封考中举人的共有13人,他们是:苏毓公式、李象辰、任景周、陶瑞徵、高景升、崔祺、何楠、路传甲、雷诚、田恂、苏毓珍、史保贞、郑辅。其中,苏毓公式排在第一名。两位大主考官给予苏毓公式的评语是“卓然名贵”“神味渊永”。另据苏毓公式的朱卷,在当年河南的举人排名中,苏毓公式名列第五。

苏毓珍,字席儒,号聘卿,又筱波,生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他考中举人时是26岁。苏毓珍的科举考试成绩虽较堂兄苏毓公式稍差,但也十分优秀。他在当年河南的举人排名中是第75名,在当年开封的举人排名中是第11名。两位大主考官给予苏毓珍的评语是“意精词湛”“力厚思沉”。

苏毓俊,字秀生,号少波,生于咸丰四年(1854年),他参加光绪丙子科河南乡试时是22岁。他虽然未考中举人,但是他的考卷被推荐上去了。根据他的朱卷所记载的“本房原荐批”如下:“字斟句酌,磐澈铃圆,足见功深养到,诗稳妥。”

值得注意的是,开封苏氏科举家族的数代先人不断地追求读书当官,当苏氏三兄弟取得优秀的科举成绩之际,正是实现他家数代人求官愿望的好机会。可是,他们三兄弟并没有当官。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编纂《祥符县志》时,是苏氏三兄弟同榜考中的22年之后。那年,苏毓公式已经51岁、苏毓珍48岁、苏毓俊44岁。如果他们取得功名之后当了官,《祥符县志》定会有记载。可是,在举人表和副贡表中,都无他们当官的记载。经查《祥符县志》光绪二年的举人表,不仅当年开封有13人中举,而且还记载其中的高景升“官永宁县训导”,崔祺“官江西莲花厅同知”,何楠“官山东知县”。这说明,高景升、崔祺、何楠等三人都是以举人身份当上官的。另外,当年的举人表虽未记李象辰和田恂的官职,是因为后来他们考中了进士,他俩的官职在《祥符县志》的进士表中是有明确记载的:李象辰“官兵部主事”,田恂“官内阁中书”。再查《祥符县志》的副贡表,在光绪二年,开封只有苏毓俊一人为副贡,其名下无任职记载。而光绪五年的副贡瞿寿镛,在其名下记“官武安县教谕”,说明瞿寿镛以副贡的身份担任了教谕。副贡表对光绪五年、十七年的副贡周元昶、裴维信也无任职记载,这是因为他们后来中举了,《祥符县志》的举人表记载周元昶“官孟津县训导”、裴维信“官光山县训导”。

开封苏氏三兄弟

未做官的原因探讨

开封苏氏三兄弟同榜考中,成绩优秀,其家族成为科举家族。但是,他家毕竟只是两位举人。在清代,举人并非都能当官。当时,进士基本上都可做官,而举人就不同了,大约有一半甚至更多的举人是当不了官的。

另外,在那时他途挤正途的情况十分严重。所谓正途,是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从而得到官位;所谓他途,是指因劳绩、军功或捐纳而得官位。因晚清政府财政困难,不少支出依靠捐纳,加之战乱灾荒不断,朝廷为奖赏救灾和打仗中的有功人员,便以封官当奖赏。于是,他途人员剧增,造成他途挤正途的情况十分严重。此外,开封苏氏三兄弟的家庭背景不过硬,大概也是他们难入仕途的一个原因。再从经济收入上分析,开封苏氏三兄弟只是考中了举人和副贡,如果当官,大概只能到县里当薪俸很低的教谕和训导。如他们凭借殷实的家境去经营农业或商业,便可在省城开封过优裕的生活。